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商会资讯 > [推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网站(广东省工商联)
[推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网站(广东省工商联)
点击数:708    发布时间:2014-02-17

中国与东盟国家,山水相连,双方资源禀赋各具优势,产业结构各有特点,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大。近几年来,中国与东盟贸易额大幅增长,双向投资迅速增加,中国在东盟国家的工程承包越来越多。在东盟的对外贸易中,中国排第四位;在中国的对外贸易中,东盟处第五位。东盟已成为中国吸引外资的重要来源地,也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首选地之一。东盟是我国海外重要的承包工程市场和劳务市场。目前,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关系已步入了黄金时期,中国—东盟自贸区已进入实质性运作阶段,中国与东盟国家已开始相互开放市场,呈现出勃勃商机。
回首中国-东盟自贸区十年建成路
  2010年1月1日,经过10年努力,涵盖19亿人口、140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中国与东盟各成员国间的经济合作掀开崭新一页。
  中国-东盟自贸区是目前世界人口最多的自贸区,也是发展中国家间最大的自贸区。建成后,中国与东盟双方90%的商品将享受零关税待遇,中国13亿多人口与东盟地区的近6亿人口因此被联系在同一个市场中。
  中国-东盟自贸区是中国对外商谈的第一个自贸区,也是东盟作为整体对外商谈的第一个自贸区。
  2000年11月,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提出建立中国-东盟自贸区构想,得到东盟各国领导人积极响应。
  2001年11月,双方正式宣布将在十年内建成中国-东盟自贸区。
  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签署《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自此正式启动。
  2004年1月,自贸区建设先期成果——“早期收获计划”开始实施。根据该计划,中国与东盟在签订货物贸易协定前,先削减近六百种农副产品关税,以提前享受自由贸易的好处。
  2004年11月,中国与东盟签订《货物贸易协议》,并于2005年7月开始相互实施全面降税;
  2007年1月,双方就服务签署《服务贸易协议》,并于当年7月开始实施
  2009年8月,双方就相互开放投资市场签署《投资协议》。至此,围绕自贸区展开的主要谈判全部完成,确保自贸区于2010年1月1日如期建成。
   截至目前,除了中国--东盟自贸协定外,中国还与秘鲁、智利、巴基斯坦、新西兰、新加坡等签署并实施了自贸协定;完成了与哥斯达黎加的自贸区谈判;并正在与澳大利亚、海湾合作委员会(包括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联酋、阿曼、卡塔尔和巴林6国)、冰岛、挪威等国家和地区进行自贸区谈判。为使公众更好的了解自贸协定各项优惠措施,掌握利用好自贸协定的方法,商务部建立和完善了“中国自贸区服务网”(http://fta.mofcom.gov.cn)。服务网实现了我国和自贸伙伴的优惠税率“傻瓜式”查询,并及时解答企业和网友提问。目前网站的月点击量已达到近200万次。欢迎企业和公众利用各种渠道,充分了解自贸协定优惠政策。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