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的五金行业伴随着经济发展的取得了较为快速的发展,产品和生产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企业的自主品牌也得到了有效的发展,行业的综合竞争力得到提升。但中国的五金行业起步较晚,在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在行业发展的现今阶段有些新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全球经济高通货膨胀及原材料的上涨,中国的五金业遇到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一些小的企业无法承担原材料上涨,人力成本上涨等因素,而直接选择了关闭企业,与此同时中国五金行业规模大、品牌知名度高、创新能力和新品开发能力强的企业正好持续不同的观点,他们的企业效益非常好。他们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有了更可靠的保证。往往大的公司会注重生产质量的提高。他们在五金设备生产的同时会经过非常严格的质量把关。如一些五金件的检测,大的公司会直接采购高精密测量仪器进行把关。最常使用的高精密测量仪器有三坐标测量仪,影像测量仪等高精密检测仪器。
有人说中国的五金行业也已经步入了优胜劣汰的良性循环时期。大的公司更有资金投入到新的生产领域,如三坐标测量仪的投入使用。思瑞测量,专业三坐标测量仪、影像测量仪的生产厂家,其三坐标测量仪已在国内三品牌中生产和销量持续第一,并在五金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近年来,我国轴承的生产规模扩张很快,轴承企业数量已经接近2000家,其中近一半属于大型企业,销售收入超过500万。2014年以来,国内五金轴承工业制造发展缓慢,轴承工艺装备技术水平低下,很多轴承大型企业依然将传统设备作为生产主力,这对发展滚子轴承产品技术有很大的阻碍。
我国轴承行业发展整体速度其实并不快,不过随着市场的发展,用户对轴承产品的精度、性能、种类等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演变为市场对高档轴承的需求大大增加了。为了满足这一需求,轴承行业应该大力提高轴承产品水平与质量。
行业有不少轴承产品相关工艺技术都还有不少难题未能攻破。如当前轴承产品水平与质量想要提高,还要注重钢材质量的提高,做好润滑、清洗、磨料磨具等相关技术的研发,然而当前这些相关性技术并未达到要求。
作为我国重点发展的一种基础性产业,轴承行业发展速度虽然不快,但是却已经具备了较大的生产能力。国家政策对轴承行业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在这样的形势下,轴承行业经济规模在渐渐提升。而在信息时代的今天,轴承产业想要进一步发展,必然会进入互联网电子商务市场。
进军互联网电子商务,也为轴承行业开辟了一个新的市场空间,有效缓解了轴承行业产能过剩的现象。且随着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发展,更多市场渠道被开辟出来,因为传统互联网电子商务格局已经日趋饱和,新兴的移动互联网市场或将成为轴承行业发展新方向。
随着近年来光纤需求逐年加大,光纤行业迎来了大生产大发展的时期。但这并没有给光纤行业带来应有的利润,行业内竞争乱象,不正当竞标等行为不断拉低光纤价格。行业内不断释放出光纤卖出白菜价的声音。
从现状来看,光纤光缆的价格维持在低位徘徊。预制棒已经成为国内光纤光缆厂商提升盈利能力获取更高竞争力的关键所在,预制棒的产能利用率已经成为国内企业考虑的重要因素。光纤光缆行业技术含量最高、壁垒最大的是上游预制棒环节,目前国内行业大厂均在光预制棒领域实现了自产,实现光预制棒-光纤-光缆的全产业链布局。
光纤市场前景“痛并快乐着”
但是整个市场走向布局仍旧良好,中国光纤产销光纤活动连接器,为内地最大生产商,市占率高达20%。去年上半年集团营业额7.76亿元,升8.5%,股东应占溢利1.29亿元,升16.2%,去年第三季单季营业额4.75亿元,按年大升30.9%,而头三季合计营业额12.51亿元,增长16.1%,远胜上半年,全年业绩值得憧憬。以中国光纤全年盈利3亿元计,其现年PE低至7倍,有能力进一步攀升。
尽管光纤产业的发展整体向好,但我国光纤产业发展中面临的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1.我国光纤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加强
我国光纤通信起步较晚,在光纤研发、生产以及核心技术、关键环节等方面,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产品的成品率问题急需突破。
2.光纤通信产业链上下游的协调沟通能力待提高
目前,我国电信运营企业的光纤接入(FTTx)建设规模已达到450万用户端口,但目前面临业务需求、产品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等问题,这些问题需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紧密配合。
3.谨防产能过剩风险
由于光纤具有产业链长、经济倍增效益明显等特点,国内许多省市都出台了相关的产业发展规划,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产能过剩、无序竞争的势头,急需在国家层面加强引导。